2025年10月17日晚,《史学集刊》副编审、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广超在我们D5003会议室开展题为“论世界史青年学者的论文选题与发表”专题讲座。讲座由高志平教授主持,世界史学科带头人董晓佳教授,刘榕榕教授、刘天乔老师及多位博士后、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会。

郑广超老师从期刊编辑的视角,系统阐述了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、审稿流程及投稿策略。他指出,论文质量可分为内容质量与形式质量两个核心维度。内容质量强调思想性、科学性、知识性与独创性,要求研究者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,注重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,并力求与重大历史、理论及现实问题相关联。形式质量则关乎论文的结构框架、行文格式与语言表述,是学术规范性的直接体现,青年学者不应忽视。

在审稿环节,郑老师详细解析了编辑如何建立并深化对稿件的印象。初审重点关注选题的学理价值、文献基础、研究现状掌握度及形式规范;深化审阅则进一步考察论文的原创性贡献、逻辑自洽性、语言表达水准以及作者的治学态度。此外,稿件与期刊的契合度,如是否契合专栏设置、办刊方向等,也是影响录用与否的重要因素。
针对投稿实践,郑老师给出了具体建议: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投稿,警惕非正常费用;严禁一稿多投;投稿时应附上详实的学术简历,并精准评估自身论文与目标期刊的定位匹配度。他还简要介绍了“三审三校”制度及作者在校样审读阶段的注意事项。
在总结与交流环节,高志平教授高度评价了讲座内容的实用性与郑老师的坦诚分享。现场师生就外审意见、审稿流程等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探讨,一致认为本次讲座内容详实,针对性强,对提升科研写作与投稿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